找到相关内容1143篇,用时1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论儒道佛三教人生哲学的异同与互补

    逆境中或欲求得不到满足的人以精神安慰(有时是麻醉),也可以帮助人以出世的心态来超然处世,化解人世与避世的矛盾对立,使人不至于过分沉溺于世俗的物欲而不能自拔,不至于为此生此世的不如意而过分地烦恼。这样,...三教的人生哲学相融互补的历史。  在物质财富和人的物欲同步迅速增长的当今之世,在人们追求外在的财富而忘却自身内在价值和“人”的生活的时候,在环境污染、毒品泛滥、暴力盛行、精神空虚等各种社会和人生问题...

    洪修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25866317.html
  • 论儒佛之融贯(上)

    陶渊明诗有言:“结卢在人境,而无车马喧,问君何能尔?心远地自偏”,皆系妙境于心灵的净化中。  佛家尤其强调清净,因必有清净之心境方能悟人人生之真谛,佛法三学:戒、定、慧由戒而入,以戒摒除一切物欲的诱惑,求心...

    汪乃珍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25966318.html
  • 马祖道一返蜀的时间、动机及其影响

    纳入日用常行之中。将禅的智慧贯彻到平淡、凡俗的个体生活之中,将高尚、真如灌注于平凡之中,从而使人们断除妄念,摆脱烦恼,消解物欲,充实生命,否定分别,超越庸常,最后可以以“日面佛,月面佛”的洒脱态度来面对...

    郭辉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34966368.html
  • 牟宗三:寂寞中之独体

    而塞乎古今。其余形骸之念,物欲之私,宁不犹太阳一出而魍魉潜消也哉?」(同上)  所以,若能如孔子承当生命,则生命有了安顿,独体永远维系于不坠。你可以尽量表现你的智慧,不怕泄漏天机。神工鬼斧的制造,...

    牟宗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03766822.html
  • 中月谈禅之本心

    空无自性,无来无去,亦即则暗不是一种“存在体”,我们的无明与智慧,也一样,心明即慧,心暗即痴,痴慧皆同一心,有如明暗是在同一虚空。当此心遇境,若能反照,则明;若被物欲吞噬,则暗,差别只在用心的不同。若此...

    杨云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04867409.html
  • 僧青年心中的太阳——慈航精神永垂不朽

    生活得合理、而有意义的人,否则生如行尸定肉,死与草木同朽。甚或经下起时代的考验,敌不过物欲的诱惑竞变为荒唐无耻,自暴自弃:那时候下特下能开拓自己聿福的前途,反而毁灭了自己的一生,是何等可惜!  ——人既...

    如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43767643.html
  • 世界各国的佛教(1)

    文学家们,便有“芒鞋斗笠一头陀”的颂辞了。除此一身以外,大不了带一个净水瓶,供给饮料和盥洗之用,一个钵盂,作吃饭之用,其余可能带些经卷而已。  他们这样的刻苦精勤,尽量放弃物欲之累,过着仅延残命的人类的...

    南怀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85367821.html
  • 试论传统文化中的禅精神

    听说过”“地籁”,听说过“地籁”而没有听说过“天籁”吧!”  于是,他将忘我而进入自然之中心,悉听到“天、地、人三籁”的感受告诉了子游。  这种摆脱物欲和自我形体的束缚,神游天地的境界虽不能与佛的境界...

    沈诗醒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91367832.html
  • 弘一大师:以戒为师、砥砺僧格的典范

    习惯,物欲,妄念等所阻碍,往往不能做得十分象‘人’。其中九分象‘人’,八分象‘人’的,在这世间已很伟大;七分象‘人’,六分象‘人’的,也已值得赞誉;就是五分象‘人’的,在最近的社会也已经是难得的‘上流’...

    刘泽亮 贾应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31867989.html
  • 现代性与禅——从中日比较的角度看

    精神是完全一致的。作为武士,就应直视眼前厮杀的对方,而绝不能左顾右盼;为了粉碎私人,他必须勇往直前,而决不能有物欲、情爱以及任何理智方面的邪念。”“禅关心的,不是同武士们讨论什么灵魂不灭,神道的正义...

    李广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83368529.html